鸿蒙开发(API 12 Beta6版)【P2P模式】 网络WLAN服务开发
概述 无线局域网(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,WLAN),是通过无线电、红外光信号或者其他技术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局域网,用户可以通过WLAN实现结点之间无物理连接的网络通讯。常用于用户携带可移动终端的办公、公众环境中。 WLAN系统为用户提供接入WLAN网络功能(STA模式)、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功能(P2P模式)和热点分享功能(AP模式),让应用可以通过WLAN和其他设备
概述
无线局域网(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,WLAN),是通过无线电、红外光信号或者其他技术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局域网,用户可以通过WLAN实现结点之间无物理连接的网络通讯。常用于用户携带可移动终端的办公、公众环境中。
WLAN系统为用户提供接入WLAN网络功能(STA模式)、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功能(P2P模式)和热点分享功能(AP模式),让应用可以通过WLAN和其他设备互联互通
实现原理
WLAN的实现原理是通过无线电磁波在空间中传输信息,当前使用的频段是2.4GHz或者5GHz频段。WLAN网络架构分有线侧和无线侧两部分,有线侧是指AP上行到Internet的网络使用以太网协议,无线侧是指STA到AP之间的网络,使用802.11协议。
模式介绍
- STA模式(工作站模式):STA模式即工作站模式,可以理解为某网络中的一个工作站即客户端。当某设备具备该功能时,它可以连到另外的一个路由网络中,如家用路由器,通常用于提供网络的数据上行服务。
- P2P模式(Wi-Fi直连):P2P模式也为Wi-Fi Direct;Wi-Fi Direct 是一种点对点连接技术,它可以在两台 STA 之间直接建立 TCP/IP 链接,并不需要AP的参与;其中一台STA会起到传统意义上的AP的作用,称为Group Owner(GO),另外一台station则称为Group Client(GC),像连接AP一样连接到GO。
- AP模式(热点模式):AP模式为加入无线局域网的成员设备(即客户端)提供下行数据业务,它提供以无线方式组建无线局域网WLAN,相当际WLAN的中心设备。
P2P模式开发
简介
P2P模式,主要提供了wlan设备的一种点对点连接技术,它可以在两台 STA 之间直接建立 TCP/IP 链接,并不需要AP的参与。
场景介绍
主要场景有:
- 创建/删除P2P群组
- 建立P2P连接
接口说明
具体接口说明如下表。
接口名 | 功能描述 |
---|---|
createGroup() | 创建群组。 |
removeGroup() | 删除群组。 |
startDiscoverDevices() | 开始发现设备。 |
getP2pPeerDevices() | 获取P2P对端设备列表信息。 |
p2pConnect() | 执行P2P连接。 |
getP2pLinkedInfo() | 获取P2P连接信息。 |
on(type: 'p2pPersistentGroupChange') | 注册P2P永久组状态改变事件。 |
off(type: 'p2pPersistentGroupChange') | 取消注册P2P永久组状态改变事件。 |
on(type: 'p2pPeerDeviceChange') | 注册P2P对端设备状态改变事件。 |
off(type: 'p2pPeerDeviceChange') | 取消注册P2P对端设备状态改变事件。 |
on(type: 'p2pConnectionChange') | 注册P2P连接状态改变事件。 |
off(type: 'p2pConnectionChange') | 取消注册P2P连接状态改变事件。 |
主要场景开发步骤
创建/删除P2P群组
- import需要的WI-FI模块。
- 开启设备的WI-FI。
- 需要SystemCapability.Communication.WiFi.P2P系统能力。
- 创建/删除P2P群组。
- 示例代码:
import wifiManager from '@ohos.wifiManager';
// 创建群组,将当前设备当做GO使用时,需要该步骤
// netId:-1表示创建临时组,下次和已连接过的设备连接,需要重新进行GO协商,以及wps秘钥协商;
// -2表示创建永久组,下次和已连接过的设备连接,不需要重新进行GO和wps秘钥协商;
let recvP2pPersistentGroupChangeFunc = () => {
console.info("p2p persistent group change receive event");
// 永久组创建好后需要处理的业务
}
// 创建永久组,需要注册永久组状态改变事件回调
wifiManager.on("p2pPersistentGroupChange", recvP2pPersistentGroupChangeFunc);
try {
let config:wifiManager.WifiP2PConfig = {
deviceAddress: "00:11:22:33:44:55",
deviceAddressType: 1,
netId: -2,
passphrase: "12345678",
groupName: "testGroup",
goBand: 0
}
wifiManager.createGroup(config);
}catch(error){
console.error("failed:" + JSON.stringify(error));
}
// 删除群组
try {
wifiManager.removeGroup();
}catch(error){
console.error("failed:" + JSON.stringify(error));
}
建立P2P连接
- import需要的WI-FI模块。
- 开启设备的WI-FI。
- 需要SystemCapability.Communication.WiFi.P2P系统能力。
- 注册"p2pPeerDeviceChange"事件回调,并在回调实现中执行P2P连接。
- 开始P2P设备发现。
- 示例代码:
import wifiManager from '@ohos.wifiManager';
let recvP2pConnectionChangeFunc = (result:wifiManager.WifiP2pLinkedInfo) => {
console.info("p2p connection change receive event: " + JSON.stringify(result));
wifiManager.getP2pLinkedInfo((err, data) => {
if (err) {
console.error('failed to get getP2pLinkedInfo: ' + JSON.stringify(err));
return;
}
console.info("get getP2pLinkedInfo: " + JSON.stringify(data));
// 添加P2P连接成功或者失败场景的业务处理
});
}
// P2P连接完成,会调用"p2pConnectionChange"事件回调
wifiManager.on("p2pConnectionChange", recvP2pConnectionChangeFunc);
let recvP2pPeerDeviceChangeFunc = (result:wifiManager.WifiP2pDevice[]) => {
console.info("p2p peer device change receive event: " + JSON.stringify(result));
wifiManager.getP2pPeerDevices((err, data) => {
if (err) {
console.error('failed to get peer devices: ' + JSON.stringify(err));
return;
}
console.info("get peer devices: " + JSON.stringify(data));
let len = data.length;
for (let i = 0; i < len; ++i) {
// 选择符合条件的对端P2P设备
if (data[i].deviceName === "my_test_device") {
console.info("p2p connect to test device: " + data[i].deviceAddress);
let config:wifiManager.WifiP2PConfig = {
deviceAddress:data[i].deviceAddress,
deviceAddressType: 1,
netId:-2,
passphrase:"",
groupName:"",
goBand:0,
}
// 执行P2P连接
wifiManager.p2pConnect(config);
}
}
});
}
// P2P扫描结果上报时会调用"p2pPeerDeviceChange"事件回调
wifiManager.on("p2pPeerDeviceChange", recvP2pPeerDeviceChangeFunc);
setTimeout(() => {wifiManager.off("p2pConnectionChange", recvP2pConnectionChangeFunc);}, 125 * 1000);
setTimeout(() => {wifiManager.off("p2pPeerDeviceChange", recvP2pPeerDeviceChangeFunc);}, 125 * 1000);
// 开始发现P2P设备,即,开始P2P扫描
console.info("start discover devices -> " + wifiManager.startDiscoverDevices());
最后呢
很多开发朋友不知道需要学习那些鸿蒙技术?鸿蒙开发岗位需要掌握那些核心技术点?为此鸿蒙的开发学习必须要系统性的进行。
而网上有关鸿蒙的开发资料非常的少,假如你想学好鸿蒙的应用开发与系统底层开发。你可以参考这份资料,少走很多弯路,节省没必要的麻烦。由两位前阿里高级研发工程师联合打造的《鸿蒙NEXT星河版OpenHarmony开发文档》里面内容包含了(ArkTS、ArkUI开发组件、Stage模型、多端部署、分布式应用开发、音频、视频、WebGL、OpenHarmony多媒体技术、Napi组件、OpenHarmony内核、Harmony南向开发、鸿蒙项目实战等等)鸿蒙(Harmony NEXT)技术知识点
如果你是一名Android、Java、前端等等开发人员,想要转入鸿蒙方向发展。可以直接领取这份资料辅助你的学习。下面是鸿蒙开发的学习路线图。
针对鸿蒙成长路线打造的鸿蒙学习文档。话不多说,我们直接看详细鸿蒙(OpenHarmony )手册(共计1236页)与鸿蒙(OpenHarmony )开发入门视频,帮助大家在技术的道路上更进一步。
- 《鸿蒙 (OpenHarmony)开发学习视频》
- 《鸿蒙生态应用开发V2.0白皮书》
- 《鸿蒙 (OpenHarmony)开发基础到实战手册》
- OpenHarmony北向、南向开发环境搭建
- 《鸿蒙开发基础》
- 《鸿蒙开发进阶》
- 《鸿蒙开发实战》
《鸿蒙NEXT开发学习库》qr23.cn/FBD4cY
总结
鸿蒙—作为国家主力推送的国产操作系统。部分的高校已经取消了安卓课程,从而开设鸿蒙课程;企业纷纷跟进启动了鸿蒙研发。
并且鸿蒙是完全具备无与伦比的机遇和潜力的;预计到年底将有 5,000 款的应用完成原生鸿蒙开发,未来将会支持 50 万款的应用。那么这么多的应用需要开发,也就意味着需要有更多的鸿蒙人才。鸿蒙开发工程师也将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,学习鸿蒙势在必行! 自↓↓↓拿
更多推荐
所有评论(0)